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禹州 > 禹州简介

禹州市情简介
【信息时间:2018-02-06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全市辖26个乡镇(街道)、673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万。1988年撤县建市,是河南省26个城镇化重点发展县(市)、47个扩权县(市)和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国家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在2017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禹州市位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9位、“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第18位、“中国工业百强县”第83位、“中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第69位、“中国中小城市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县”第62位。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47.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87.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3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5亿元。

禹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全市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2015年先后荣膺“中国中原瓷都”“中国环境艺术陶瓷生产基地”称号,2017年被命名为“华夏药都”。

禹州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禹州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60公里,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东邻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西邻焦枝铁路,南有平禹铁路,禹登铁路贯穿西北部,禹亳铁路实现了禹州与京广、京九、京沪、焦枝铁路大动脉的直接连通,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郑万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S103、S237两条省道与郑州—尧山、永城—登封两条高速公路纵横交汇、贯穿全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500公里,城市道路总长超过1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

禹州资源丰富,能源充沛。境内富藏煤炭、石灰石、铝矾土、陶土等矿产资源30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16.4亿吨,远景储量9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和商品煤生产基地之一,被国务院列入全国成长类资源型城市。水泥灰岩储量45.91亿吨;铝矾土矿蕴藏量约2亿吨。电力能源充足,火电装机容量达202万千瓦;水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水库35座,总库容3.72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为禹州分配水量3780万立方米;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途径禹州,燃气供应充足。

禹州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形成了能源、建材两大传统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中医药两大接续主导产业,钧陶瓷、发制品、铸造、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7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企业21家,“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农业经济特色明显,形成了中药材种植加工、红薯种植加工、畜牧养殖三大产业,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红薯种植面积35万亩,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迷迭香标准化种植基地和河南省唯一一家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产粮大县、粮食核心区主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服务业蓬勃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通信、金融保险等产业发展迅速,禹州市特色商业区被评为河南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

禹州设施完善,环境宜人。城市规划面积7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47万,城镇化率45.25%,供水、供气、供暖覆盖率分别为95%、80%、55%,绿地率34%;建成了3座、日处理能力共计13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日处理能力300吨的垃圾处理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均为100%;拥有全国唯一的钧官窑址博物馆、河南省首家县级体育馆、河南省唯一的县级科技馆和一家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市供电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移动信号实现了全覆盖;境内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1家、AA级景区2家,拥有占地3500亩的城市森林植物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颍河水利风景区;全市森林覆盖率27.6%,林木覆盖率40.2%,绿化覆盖率41%,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河南省卫生城”“河南省文明城”“河南省林业生态市”等称号。